• <noscript id="hqodu"><nobr id="hqodu"><address id="hqodu"></address></nobr></noscript>

    <ins id="hqodu"><video id="hqodu"></video></ins>
    <mark id="hqodu"><small id="hqodu"></small></mark>

        首頁 > 好文分享

      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

      1 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

      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 作者: 劉鶴(主編)
      出版社: 中國經濟出版社
      出版年: 2013-2
      頁數: 271
      定價: 65.00元
      裝幀: 平裝
      ISBN: 9787513623100

      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劉鶴(主編),中國經濟出版社,2013-2

      內容簡介  · · · · · ·

      2010年起,中央財辦啟動“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課題,對本次國際金融危機和1929年大蕭條的發生、演變和影響進行比較研究,期望以史為鑒,理解今天,展望未來。“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課題組邀請了人民銀行、銀監會、社科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國家開發銀行等單位參與研究。參與單位分別從國際政治經濟、貨幣政策、金融監管、微觀機制等角度展開研究,完成了專題研究報告。中央財辦進行了綜合研究,完成了總報告《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研究成果已經在為中央決策服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作者簡介  · · · · · ·

      劉鶴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1952年出生于北京。2003年3月至今,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分管宏觀經濟政策和經濟發展方面工作。2011年3月起,兼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2001年至2003年,任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副主任,主管電子政務和國際合作。此前曾長期在國家計委工作,多次參與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的制定。

      經濟學家論壇“中國經濟50人論壇”的發起和主持人,也是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的兼職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后導師。在美國哈佛大學和Setonhall工商管理學院學習,并在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獲得MPA學位。

      目錄  · · · · · ·

      第一篇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
      一、研究的目的、方法和基本邏輯
      二、兩次危機的區別點
      三、兩次危機的共同特點
      四、三點政策思考
      第二篇從經濟金融理論視角看兩次危機
      · · · · · · (更多) 第一篇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
      一、研究的目的、方法和基本邏輯
      二、兩次危機的區別點
      三、兩次危機的共同特點
      四、三點政策思考
      第二篇從經濟金融理論視角看兩次危機
      一、兩次危機比較
      二、判斷和結論
      三、對我國的啟示
      第三篇從貨幣金融視角看兩次危機
      一、危機背景與演變過程比較
      二、危機爆發原因比較
      三、危機應對及效果比較
      四、危機對金融改革影響的比較
      五、幾點啟示
      六、政策建議
      第四篇從金融監管視角看兩次危機
      一、金融體系和危機演變機制比較
      二、金融危機原因比較
      三、危機應對與金融監管改革
      四、基本結論和啟示
      第五篇從國際經濟政治格局視角看兩次危機
      一、兩次危機的時代背景
      二、兩次危機演變過程和政策應對比較
      三、兩次危機產生的原因比較
      四、兩次危機對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和治理的影響比較
      五、兩次危機帶來的經驗、教訓和啟示
      第六篇從宏觀視角看兩次危機
      一、國外學者關于兩次大危機的比較研究綜述
      二、關于兩次大危機的背景、成因、過程、應對及影響的對比分析
      三、兩次大危機帶給我們的經驗教訓和重要啟示
      第七篇從微觀機制視角看兩次危機
      一、引言
      二、兩次危機的背景及演化
      三、金融危機的微觀機制分析
      四、當前中國面臨的金融風險與隱憂
      五、結論和建議
      后記
      · · · · · · (收起) 9787513623100 中國經濟出版社 2013-2

      2010年起,中央財辦啟動“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課題,對本次國際金融危機和1929年大蕭條的發生、演變和影響進行比較研究,期望以史為鑒,理解今天,展望未來。“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課題組邀請了人民銀行、銀監會、社科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國家開發銀行等單位參與研究。參與單位分別從國際政治經濟、貨幣政策、金融監管、微觀機制等角度展開研究,完成了專題研究報告。中央財辦進行了綜合研究,完成了總報告《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研究成果已經在為中央決策服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作者簡介

      劉鶴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1952年出生于北京。2003年3月至今,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分管宏觀經濟政策和經濟發展方面工作。2011年3月起,兼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2001年至2003年,任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副主任,主管電子政務和國際合作。此前曾長期在國家計委工作,多次參與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的制定。

      經濟學家論壇“中國經濟50人論壇”的發起和主持人,也是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的兼職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后導師。在美國哈佛大學和Setonhall工商管理學院學習,并在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獲得MPA學位。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1964791/ 0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本網站立場,發布者:實習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napaweddingvideographer.com/haoshu/112321.html

      關注微信
      万古神帝最新章节目录
    1. <noscript id="hqodu"><nobr id="hqodu"><address id="hqodu"></address></nobr></noscript>

      <ins id="hqodu"><video id="hqodu"></video></ins>
      <mark id="hqodu"><small id="hqodu"></small></mark>